作为中国县域经济版图上的重要代表,温岭市凭借其深厚的工业基础和活跃的民营经济,孕育出了全国最大的泵与电机产业集群。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温岭泵与电机工业已从“草根”逆袭为“顶流”,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
近来,温岭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品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升级。例如,浙江泰福泵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小匠”“巧匠”“劲匠”“大匠”“智多星”五个系列产品,标志着企业正式进军家用场景高端品牌市场。浙江钱涛泵业股份有限公司则通过年产50万台水泵的技改项目,引入智能化生产线和智能机器人,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核心技术攻关方面,温岭依托泵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温岭机电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与清华大学、江苏大学等高校院所共建温岭研究院,累计攻关泵类技术难题94项,合作研发泵类项目200余项。例如,普轩特泵业与江苏大学联合研发的低中高压全覆盖轻型车载消防泵,运行范围拓展了25%以上,攻克了现有水力设计方法无法满足变工况无过载运行的技术难题。
2024年中国泵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00多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89多亿元,同比增长5.22%。实现利润总额超174亿,同比增长10.14%,实现出口交货值334亿元,同比增长2.69%;从国内产业集群分析,在上世纪90年代,台州和福建福安曾是国内泵与电机两个主要产区,但在后来的竞争中,市场逐步被台州占领,而台州产值的90%来自于温岭;但其产品以中低端的水泵产品为主,导致其总体市场已经趋于饱和,成长空间有限。
2024年全球泵市场规模约为1200亿美元左右,其中亚太地区泵市场规模550亿美元,欧洲地区200亿美元,北美地区300亿美元,其他地区150亿美元。据TMR报告,2023~2030年间,全球泵市场将以4.9%的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增长。
温岭市泵与电机行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不仅成为温岭第一支柱产业,更成为了国内小型水泵、气泵(微型空压机)、真空泵的主要制造和出口基地,其中农用水泵、小型泵,温岭市的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70%左右,并且形成了集聚程度较高的特色产业群落。截止2024年温岭共拥有泵与电机相关企业2700多家,规模以上泵与电机企业411家,占规模企业总数的29.6%,从业人员总数约5.2万人。2024年泵与电机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389.5亿元,增幅12.4%;出口交货值150.12亿元,增幅12.5%,新产品产值235.46亿元,增幅20.4%。
关于产业优势
1.产品市占率高
温岭泵与电机产业主要有水泵、气泵及真空泵三大类产品,其中水泵产品主要有小型潜水泵、排污泵、管道泵、离心泵等,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气泵产品以中低压、微小型便携式空压机为主,便携式、直联式空压机产量占全国的70%,无油空压机的开发填补国内空白,微型电机占全国60%;真空泵产品以小功率真空泵为主,主要用于食品、药品、生物制剂等物品包装,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产品远销美国、德国、中东等180多个国家与地区。
新界泵业——国内最大的农用潜水泵制造企业
大元泵业——国内最大的家用热水循环屏蔽泵制造企业
东音泵业——国内井用不锈钢潜水泵品种最全、出口额最大的企业之一
利欧股份——国内最大的微小型水泵制造商
还有格棱实业生产的无忧旋涡式气泵全国产量最大,飞越机电是旋片式真空泵产量全国最大的企业……
2.产业配套齐全
不仅拥有利欧等众多的泵与电机整机生产企业,还有电机厂、铸件厂、压铸厂、电缆、机械密封、漆包线等各类泵与电机业配套企业1500多家,有效地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国内外知名泵企也都在积极寻求与温岭的合作,比如丹麦格兰富、日本荏原、美国ITT、德国威乐等。
关于公共服务体系完善
1.温岭泵业智造小镇
泵业智造小镇位于铁路新区,投资规模52.5亿元,规划总面积约3.6平方公里。依托大溪、泽国两镇的泵业产业,将结合泵业产业转型升级,遵循特色小镇建设要求,形成以绿色泵业产业为支撑,以智能高端泵业研发制造为助力,以水文化为内涵,以产业、旅游、文化、社区联动为目标,打造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泵业研发基地、示范基地、生产基地等。
2.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
国家水泵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温岭市先导泵及泵用电机生产力促进中心、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3.高端产学研平台
温岭先后引进共建了国家级泵与电机检测中心、温岭市先导电机技术研究所、浙江工业大学温岭研究院、中国计量大学温岭研究院、天津大学温岭技术转移中心、上海大学机自学院温岭研究院、四川大学制造学院先进刀具研究所、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温州大学温岭研究院、江苏大学温岭流体机械研究院等一批高能级产学研平台,与清华大学和华中科大建立温岭高能级电机研究院意向也已基本谈成,政产学研用体系逐步完善。
展望未来,温岭泵与电机产业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随着“千亿级”产业集群目标的逐步实现,温岭泵与电机产业将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泵与电机行业的重要力量。